• 欢迎来到天津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天津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天津教育考试院www.zhaokao.net为准。 自考学习中心

联系我们:  18102081730

距4月成绩查询(预计)还有22

距10月自考考试还有181

考生服务:

  • 服务大厅
  • 开考科目查询
  • 天津自考00148国际企业管理知识点汇总

    2021-06-28 10:07:57   来源:天津自考网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导读】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天津自考考生,我们整理收集了众多自考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获取完整版押题资料可咨询关注“天津市自考网”公众号或加入考生交流群进行领取。

      知识点1国际企业管理概论

      国际企业含义

      国际企业管理,这个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我国管理学体系中还较少为人涉及的课题,近几年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管理学体系中一门新崛起的学科。

      事实上,在经济学领域中,将国际企业的主体——跨国公司,作为—门独特的经济范畴的研究,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国外对跨国公司的系统研究可以追述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

      世界经济专业始终把对跨国公司的研究作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管多少年来对跨国公司本身的定义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一、国际企业的定义

      对于国际企业这一概念的定义,如同当初对跨国公司的定义一样,人们进行了许多不同的尝试。到目前为止,从所能看到的已出版的有关国际企业管理的著作、教材中,对国际企业的定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是将国际企业定位于跨国公司。如我国南方一些院校的经济专业就采用这种定义。而对跨国公司现在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一般是指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在1980年5月的第六次会议上,所有成员国就跨国公司的定义三要素取得的一致意见。它们是:

      第一,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内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

      第二,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此等政策可能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

      第三,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以及分担责任。

      这显然已经是一个相当包容的定义,但人们也都公认,具有典型意义的跨国公司是具有规模、跨国程度、所有权比例等特征的国际垄断集团。

      第二类是采用一个极为宽广的定义,把国际企业定义为从事一切国际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的总称。这里所指的国际经营活动,不仅包括商品的买卖(即传统的国际贸易),还包括各类产业投资、外汇交易、专利和商标的许可证交易,以及在销售、法律、金融、保险、运输、会计及管理咨询方面提供服务等各种超越国境的商务活动。这种定义在目前我国国内出版的著作、教材中较为流行。

      第三类是将国际企业定义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的跨国界生产的企业。这一定义包含着三个层面:第一,与证券投资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使它有权控制国外企业的决策;第二,在集团内部转移的是“一揽子”资源,而不是互相独立的单项资源;第三,要求把这个进程中所获得的能产生收益的资产分布到多个国家。

      第三类定义与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1980年5月通过的关于跨国公司的定义的唯一区别在于没有对企业的全球经营战略目标加以明确的要求。

      二、我们对国际企业定义:

      我们采用第三类定义,这是基于如下两点考虑:

      第一,用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对国际企业研究的主要内容更符合我国企业引进外资和走出国门的现状,可以较大限度地囊括一切“跨国公司”的企业。

      第二,如果将一切有关国际经营活动,诸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证券等都作为国际企业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那么所需研究的内容已不是一门课力所能及的。

      国际企业特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企业的特征越显明显。

      一、新经济的本质和特征:

      “新经济”现已成为社会流行语。它有许多同义词,如“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等。

      它表达了一个所有涉及以数字网络为为基础的市场或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出售的主要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信息财富。信息可以在不离开拥有者的情况下被转移、出售和交流,人们既可以销售产品,也可以出售主意。信息可以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发送出去。

      新经济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知识资本化,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源,人们通过知识的质量,而不是通过数量创造剩余价值。

      新经济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传统的规则被打破、改变了。过去那种“生产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传统的规模经济的观念受到了挑战,因为在信息化生产中小批量生产的成本不会比大批量生产的成本高多少,反而是面向顾客的单个生产甚至比批量生产更有效。

      新经济衡量标准:

      目前,国际上对新经济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企业角度分析,新经济可用4方面13个指标来衡量。

      第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方面:1)产业与就业结构指标;2)高技术高工资治也与低技术低工资职业指标。

      第二,经济全球化方面:3)贸易指标;4)外国直接投资。

      第三,活力与竞争方面:5)新兴企业家兴办公司的快速成长;6)剧烈的企业竞争;7)竞争者间的合作增加;8)经济经常处于不稳定中;9)用户对产品种类的选择性急剧膨胀;10)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大为缩短,“争夺时间”是竞争的关键。

      第四,信息技术革命方面:11)微电子块无所不在;12)计算成本降低;13)数据传输成本不断下降。

      二、国际企业特征

      1.“独立王国”.每一家国际企业,都是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一个游离于各国政府之外的王国。这类王国同时将三个经济空间囊括于其中,即把母国市场、东道国市场和公司下属单位之间的国际交换体系这三个经济空间一统于总部的麾下。通过对三个经济空间的控制,并通过经营多样化的发展,这些组织完成了企业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们不再是过去那种微观经济系统中某一行业的孤立实体,而是一个个横贯可以令许多中小国家的经济(宏观)、或地区(中观)、某一部门或民族企业(微观)感冒的企业巨人。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公司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现在世界上共有跨国公司母公司6.3万家,在国际生产约占70%、国际贸易约占85%,国际直接投资约占75%,控制着世界私人企业资产的1/3。

      2.子公司地域配置的分散性.当代国际企业的子公司在地域配置上的分散性程度随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而日趋提高。子公司地域配置的分散性这一特征使国际企业拥有的国外子公司数量及其所在的东道国数量都在增加:目前,一家国际企业在10个以上东道国设立子公司的现象已相当普遍。并且,国际企业全球制造网已经形成。所谓全球制造网是指国际企业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内部相互协调结合的、具有分享、自控机制及动态反应能力的制造系统网络。分为生产导向性全球制造网和市场导向性全球制造网。

      生产导向型全球制造网是国际企业垂直分布产品价值链依据国际企业整体战略意图,对整个产品价值链进行拆分,然后把不同段落的价值链布置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以接近最优的资源和市场。

      市场导向型全球制造网是国际企业将整个产品价值链都结合在一个工厂中,它利用各工厂的便利条件,拥有共同的产品、技术和运行机制。它将节点分布在接近市场的地方,各个工厂可以响应不同的市场的特殊需求。

      3.股权与控制.有些学者认为把一个企业拥有国外企业股权多少作为衡量是否属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标准。但是,在国际企业的运作中,直接投资的真正含义不仅在于拥有股权,更在于实际控制权。

      因为,随着跨国经营经验的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国际业务中跨国投资者即使处于少数股权的地位,仍可通过控制生产、工艺、技术和销售渠道,或掌握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有效手段或选派经理人员(包括技术、财务等专业人员);或在合资企业合同中规定外国公司享有少数否决权;或把经营管理置于另外规定的经营合同之下等等来影响国际企业的子公司,而东道国也可以通过立法对国际企业在诸如雇用当地劳动力、汇回利润、技术转让和出口水平等面的行为进行控制。因此,从这种意义来说,拥有企业股权与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不能完全划等号。

      事实上,规模巨大的国际企业还借助“参与制”,以少量自有资本控制他人的巨额资本。由过去需占有40%的股份已降到10%一25%。以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市场任一角落。

      4.全球经营战略.国际企业的全球经营战略使其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它们把研究与发展、采掘、提炼加工、装配、销售以及服务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像章鱼触角一样伸向世界各地,而把最高决策权保留在总公司。总公司对整个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计划、产品研制与开发、生产计划与组织、市场营销与开发、定价策略、财务成果与分配以及其他重大决策,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子公司根据母公司的全球战略制定各自经营规划和实施措施。

      一项全球战略的制定,意味着决策者不受任何民族的、国家的障碍,不是简单孤立地考虑一个特殊国家的市场和资源,而是考虑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源的分配结果。

      全球战略目标就是要在多国基础上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处理国际业务中一时一地的得失;就是要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在全球的竞争中,从全球经营总体考虑,有计划地谋求最大限度的利益和最小限度的风险。

      5.综合多样化经营.所谓综合多样化经营,是指根据供应、生产、销售过程内在的需要,将有内在联系的生产经营进行优化组合,进而向其他行业渗透,形成生产经营多种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体系。在综合多样化经营中,国际企业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可各自生产经营不同种类的产品和服务,甚至经营彼此毫不相干的不同行业。

      国际企业之所以采用多样化的经营方式,主要是由于如下原因:一是有利于增强公司总体的发展能力,促进全球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和利用,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分配,提高有效资源的利用率;三是有利于分散风险,确保企业安全发展并稳定其经济效益。

      国际企业多样化经营按其内部经营扩展战略不同可分为横向型、纵向型、混合型三种。国际企业的横向扩展是指它在不同国家制造同样的基本产品;纵向扩展战略一是指一个公司把生产和购销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布于不同国家,二是生产经营同行业的不同加工程度的产品和不同深度的服务;混合扩展战略是指公司在国际上制造一系列多样化的产品。

      6.投资日趋多样化。

      从投资领域角度考察,国际企业投资方向日趋多样化,但主流却是涌向科学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智力含量大的服务业。纵观国际企业投资的流向,早期的重点主要在农业和矿业,投资地区必然是在不发达国家。

      从投资地区角度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跨国直接投资的70%流向殖民地附属国,只有30%在发达国家相互间流动。战后跨国直接投资越来越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流动。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美国和西欧。

      三、国际企业在中国的运作方式

      1.国际企业的进入方式

      美、日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但两国企业的策略不一样。

      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目标和策略更具有长远性与战略性。比如,“进入中国巨大市场”、“避开贸易限制、扩大销售额”、“获得当地技术人才”、“作为亚太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建立长期联系”等,是美国公司投资、进军中国市场优先考虑的目标。同时,许多美国公司把实现独资经营或控股经营、提高投资项目科技含量、扩大投资规模作为主要进入手段。

      日本企业虽然也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并把它作为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缺乏战略性的谋划,明显具有短期化、被动性特征。如日本公司注重“作为出口基地”、“获得税收和优惠政策”、“利用土地和廉价劳动力”等目标。

      美日企业在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行业策略方面,也有很大差异。从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制造业约占65%,服务业约占33%;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占75%,服务业约占22%.

      2.国际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基地。

      国际企业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第一,突破国家贸易壁垒。

      第二,提高对市场的动态反应能力。由于中国市场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难以形成有效的计划,所以,在中国建立基地,能为缩短交货期、降低库存提供有效的保证。

      第三,降低成本。中国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较低,随着大量外商的生产性企业的建立,为保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产品、人员及技术的本地化已成为大多数合资企业进一步主动发展的方向。

      第四,提高学习和适应能力。建立生产基地是全面了解中国市场的有效手段。

      3.国际企业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

      本地化是指国际企业根据各细分地区市场中客户的不同需求,并对各国政府和机构制定的不同国家标准与法规作出的反应。

      在本地化经营中,国际企业必须满足当地政府的政策、法规,要以当地客户为中心进行思维,要建立一个当地化的营销体系。

      只有培养足够的本地化人才,稳定地维护队伍和了解市场变化的营销队伍,才能保证企业在这个市场的长远生命力。

      国际企业要使其产品本地化,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相对优厚的待遇,利用中国本地人才及相关技术。这会使外资顺利完成对中国市场进行“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4.国际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公司

      近年来,国际企业根据其全球战略的需要,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而大规模投资计划的实施,需要一个强大的投资主体,同时,随着子公司数量在华的增加,国际企业需要一个机构来统一协调管理在华的众多子公司,控股公司则成为执行投资和直辖管理较好的组织形式。

      国际企业在华设立控股公司有两个职能:实施投资计划并对在华子公司进行指导、服务和监督。

      由于在华设立控股公司战略上的差异,国际企业中国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也不相同,主要分为:服务型、代理型、协调性和商社参股型四种类型。

      服务性控股公司。主要从事投资与再投资业务,为在华子公司提供诸如人力资源、培训、服务、法律事务、公共关系等方面的服务。生产经营计划、技术转让、品牌宣传基本上由总公司的各产业事业部负责管理。

      代理型控股公司。相当于该国际企业在中国的经营管理总部,全面承担在华投资、生产经营与企业发展等各项职能。根据总部全球战略要求,制定在中国的经营目标与战略。依照该战略目标,在制定相应的投资、开发、生产经营计划,并筹措所需经营资源。控股公司负责指导协调在华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子公司间调配各种经营资源,推动该国际企业在华经营网络的形成,总部的产品事业部在主要技术、产品、销售策略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

      协调型控股公司。其运作模式介于服务型和代理型之间。子公司受中国控股公司和母公司产品事业部的双重指导与支持。控股公司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原材料或零部件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和责任,产品事业部考察子公司的生产、销售额、市场占有率。

      商社参股型控股公司。是以贸易为主业,集贸易、金融、信息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化、多元化、集团化的综合贸易公司。其贸易网络是以高效信息网络为基础的全球统一协调的运作系统。

      国际企业管理学结构框架

      一、国际企业管理与其他学科关系:

      国际企业管理是顺应企业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它借助于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及工商管理等学科的理论,在过去的40多年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管理门类、工商管理下面的一个独立分支。

      国际企业管理的研究重点是国际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管理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二、国际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区别:

      1.企业面临的环境不同。

      2.企业承担的风险不同。

      3.企业采用的管理方式不同。

      三、国际企业管理三维结构:

      我们借鉴了国内学者黄津孚教授的研究,把国际企业管理归纳为以下三维空间结构。

      第一维,国际企业与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维。它力图将经济学家们对国际企业的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结晶尽可能地归纳在国际企业的特征、行为、功能和历史研究之中。

      第二维,国际企业的职能管理。从国际企业的整体角度,探讨企业管理的共有的职能,特别是对国际企业来说有特别重要作用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职能。

      第三维,国际企业的业务管理,着重从国际企业技术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组织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性的总结。

      知识点2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简介

      自由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地域分工论”,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在此基础上,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学说,认为各国在生产某种特定商品时会具有不同的优势。一种是自然优势,指土地、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所形成的优势;另一种是获得性优势,指技术、技能、先进设备等有利因素所形成的优势。不同的优势会在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形成绝对的差异。当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一个国家的生产更有效率时,该国便有绝对优势;如果另一种商品的生产比其他国家的生产效率都低,则称为具有绝对劣势。如果实行自由贸易,一个国家就应该生产并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而进口那些本国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商品。结果,商品的总产量可以增加,贸易的双方国家都可以通过交换而获利。

      二、比较优势理论

      1817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出版了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学说,提出了著名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相对优势理论。

      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各自优势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本国绝对优势较大的商品,进口本国绝对优势较小即相对不利的商品;另—个国家即使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其劣势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该国劣势程度较小的商品,而进口该国劣势程度较大的商品。这便是,有利取重,不利择轻。这样,通过对外贸易,两种产品的总产量会增加,贸易双方的销售量也会增加。

      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继承了赫克歇尔的观点,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论。该理论也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H—O模型认为,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即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可供应量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贸易,某种要素丰裕的国家由于大量出口使用该要素的产品而增加了对这种要素的需求,其价格便趋于上涨。而同类要素稀缺的国家由于大量进口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缓解了对稀缺要素的需求,其价格便趋于下降。这样,不同国家之间对同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便会趋于均等,或称作一般均衡。

      由此可见,与H—O模型有关的一项重大进展,是要素价格的均等化问题。既然自由贸易至少可以部分替代要素的自由流动,那么,贸易就有一种促使要素价格在国际上实现均等化的趋势。如果把要素在两国之间不可流动的假定放宽,那么,这种理论与国际投资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

      然而,这种解释并不能说明两国间的资本流动为什么要采取直接投资,而不是证券投资的形式。

      四、自由贸易理论的局限

      自由贸易理论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济学家们正在进行大量的理论工作使之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自由贸易理论是在比较简单的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本身就使贸易理论陷入一种局限性。例如,自由贸易理论假设市场上存在着完全竞争而不存在着寡头垄断,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等等。这些都与现实的经济活动不吻合。

      自由贸易理论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它既不能预示,也不能解释除商品贸易以外的其他形式的国际商务活动。而在国际企业管理中,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能在不同国家之间发生转移的现象恰恰是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因此,国际贸易理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企业的商品贸易活动作出理论上的解释,不能更完整、灵活地解释企业的整体经济活动。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市场不完全性与垄断优势理论:

      西方公认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是美国的学者海默和他的导师金德尔伯格。

      海默1960年在他题为《民族企业的国际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的博士论文中,利用两个基本论点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即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

      首先,海默研究了母公司在美国的跨国公司以后,发现直接对外投资与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主要分布在资本相对密集、技术先进的行业。

      他认为,一个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到国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比在当地的企业增加了经营成本:①通讯与运输费用增加;②东道国政府对国外企业的歧视性待遇引起费用增加;③文化、法律与语言的差异以及缺少有关当地市场的知识引起的费用增加。因此,国际企业要战胜当地对手,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厂商特有的优势,包括生产技术、组织技能、销售诀窍、管理知识等方面的优势。二是行业特有优势,即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所在行业所具有的优势,如拥有高技术、规模经济等。

      同时,海默认为,正是市场不完全导致了对外直接投资。所谓市场不完全,是指市场存在着某些障碍或干扰,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在完全竞争中,所有厂商所生产的同类产品能同样地获得生产要素,但是在不完全竞争中,企业可以获得以下的一种或几种优势:①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产品差别比、商标、销售技术、价格等方面。②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专有技术、资金获得的优惠条件、管理技能等方面。③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在国际专业化生产中可以通过横向或纵向的一体化经营,并利用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形成本国其他企业或东道国企业所不能达到的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限制竞争对手进入本行业。

      市场不完全性和企业垄断优势理论是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理论。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

      ①忽视时间对厂商特有优势的影响。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保持垄断优势,一旦企业丧失这种优势,就应该适时撤回投资。

      ②此理论是以资本或技术密集行业的垄断企业为基础而形成的研究结果。但是,对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日本中小企业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该理论难以解释。

      ③更主要的,仅仅具备拥有特殊优势并不能说明为什么一个企业会去从事国外生产,因为它本身可以通过采用发放许可证给外国生产者等方法来利用它的特有优势。

      金德尔伯格曾指出,凡是在通过许可证方式不能获得技术优势全部租金的地方,就会采用直接投资。但他并没有回答为什么通过市场并不能取得全部租金。为了阐明这一点,理论家转向科斯的内部化理论

      二、内部化理论

      为了寻求对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解释,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发掘了罗纳德?科斯的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基本思路是:随着生产分工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企业经营的内容和范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间产品由传统的原材料、半成品改变为以知识技术为主的信息产品。由于外部市场缺乏交换中间产品的定价机制与交易机制,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降低公司全球生产的协调与经营效率。外国直接投资的原因不仅仅是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要是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所致。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使中间产品在其组织内进行内部化转移,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跨越国界的产物。

      内部化理论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第一,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使企业在组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缺陷;第三,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过程超越国界的产物。

      企业能否实现中间产品的内部化,还受到四种因素的影响:①行业特有因素,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规模经济;②地区特有因素,包括地理距离与文化差异;③国家特有因素,包括东道国政府的政治、法律、财政状况;④企业特有因素,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经验、控制和协调能力等。

      内部化理论与前面垄断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内部化并不是给予企业拥有特殊优势的这种特有财产本身,而是指这种财产的内部化过程。它给了跨国企业以特有的优势。在综合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方面,内部化理论前进了一步。从宏观上讲,它是一种对外投资的一般理论;从微观上讲。它又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种理论,解释企业跨国界实现内部比的经营动机和内部决策过程。

      然而。即使有了内部化理论解释,企业有特殊优势,还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为了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优于来源国的出口。还需要考虑一组特殊的区位因素。

      三、区位理论:

      1953年,索思阿德提出区位理论,用以研究国内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后来,沃尔特?艾萨德等人用此理论来解释对外投资的现象。

      企业拥有的优势并不能单独地说明为什么直接投资优于出口。企业拥有某些特殊优势,可以不向外直接投资,而只是在本国生产,然后通过出口服务于第三国市场。因此,又必须引进有关东道国的区位因素。以便充分说明为什么一个企业会不辞辛劳,并承担风险到国外去从事制造经营活动,许多区位要素则适合解释这种情况:

      1.劳动成本。国际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可能导致实际工资成本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当技术已经标准化的时候,人们就可能把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投入的来源地。那些垂直一体化的企业把某些装配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就属于这类对外直接投资。国际企业实行世界范围的制造和装配政策,其目标就是要使总生产成本最小。

      2.市场购销因素。东道国市场规模、市场增长、发展阶段以及当地竞争程度等特征,会对直接投资的决策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东道国有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市场规模等因素明显与利用生产和销售的规模经济有关。同样,如果在东道国的竞争剧烈,一张当地制造的标签也许有助于推销产品。

      3.贸易壁垒。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也会影响在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选择。即使东道国选用关税等手段不是为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但是关税手段仍可促使外国企业改变供应东道国市场的方法。

      4.政府政策。一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会影响企业对风险的估计,并影响到他们选择建立子公司的地点。同样,有关购买当地企业、当地参股的比例和利润汇回,也会影响外国企业选择参与市场的方式。

      区域理论冲破了古典经济学中不考虑企业地理位置的观念,阐明了企业在拥有某些优势的情况下,采取直接投资的形式以及在某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原因。但是,这个理论并不能完全地阐明企业对已知的市场机会如何作出反映,还要其他理论加以补充。

      四、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弗农教授在期《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著作中,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更,阐述了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时机和区位选择的关系,系统地提出了产品寿命周期理论模型。

      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的创新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

      1.创新阶段。在此阶段,企业有在国内选择生产地点的固有倾向。价格的需求弹性可能相当低,因为发明企业拥有产品特异性或垄断优势,因此产品的创新、生产与销售是在同一个国家里。

      2.成熟阶段。在此阶段,该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有了某些标准化的因素。一般说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产品的发展,产品已经较少需要变动。因此人们较多地关注起生产成本,特别是当竞争对手已出现时更是如此。此时,发明国要通过出口维持和扩大其国外利益则难以实现,因此,它们必须对外投资,并设立子公司,进行就地生产,以便维持和扩大出口市场,保障自己的利益。

      3.标准化阶段。在此阶段,产品和技术都已完全标准化,发明者的技术优势已消失,随着竞争的加剧,成本和价格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市场知识和信息流通已退居次要地位。其最终结果就是把生产或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国外生产的仿制品最后可能导致原来的发明创造国或国外子公司进口该产品。

      该理论的局限性,即:①它不能解释如石油行业等非标准化产业部门的对外投资。②当前国际投资多是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部的双向投资,而不是像弗农所假设的那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③该理论是研究美国向西欧投资过程的结果,但难以解释日本等国的对外投资模式。④国际企业在全球国际生产体系形成以后,完全可以在产品创新时期同时在国内、国外组织生产,甚至通过子公司体系在东道国研制开发新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创新国不一定是母国。⑤对于某些产品来说,产品寿命周期理论很难解释它们的特性。例如,高技术的电子产品。

      五、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1976年,英国雷丁大学邓宁教授首次提除了综合理论学说。系统阐述“综合主义”理论,并将其动态化,从而形成了目前对国际企业和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框架。

      邓宁认为,人们在以前研究国际企业的成果已分别地解决了4个“W”,即企业拥有优势说明为什么(why)能到国外办企业;区位优势说明企业到哪里(where)去办子公司;内部化优势说明企业建立子公司怎样(How)使效益更大;产品寿命周期论说明企业在什么时候(when)建立子公司。但是,它们之中没有一种理论能单独解释清楚国际企业的全部行为。例如,企业拥有优势并不能说明其要到那里去利用这些优势,而区位优势则不能说明国外子公司为什么能战胜东道国的企业等。所以,邓宁主张要把有关部分理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综合地对国际企业作出分析。

      邓宁指出,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需要具有的优势,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所有权优势。即指国际企业拥有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获得的资产、规模、技术和市场等一切有形、无形的综合优势。

      第二,内部化优势。即指国际企业通过形成自己的内部交易体系,将外部的市场交易转变为企业的内部交易,从而减少贸易成本、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交易效率。

      第三,区位优势。是指相对于国际企业母公司市场与环境来讲,国外的投资环境良好,使得国际企业通过在东道国建厂而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避开贸易壁垒,享受东道国政府给予的特殊的投资政策而获得的优势。

      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可以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公式:

      所有权优势十内部化优势十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

      该理论,事实上是实现了两个综合:一是该理论综合吸收了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特长;二是该理论把贸易和投资理论综合起来。但是,该理论也有一些不足。第一,对这三类优势(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时间过程中的发展未交待清楚;第二,把所有权优势单纯分离出来是否恰当令人怀疑,而且在逻辑上是多余的。

      国际生产理论

      当人们清楚地看到,出口或者进行国外生产的决策经常是同一家企业的选择机会时,把贸易和投资理论综合起来的尝试是不可避免的。出口是参与外国市场的一种形式,不过,同样可以用非贸易的方法来参与国外市场,即通过国外生产或者向外国制造商发放许可证的方法。从英国雷丁大学邓宁教授开始,人们已经集中致力于把新要素和新技术贸易理论与各种直接投资理论融合起来,试图建立一种把参与外国市场的贸易和非贸易形式统统包括在内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从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略见一般。

      小岛清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区分了“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反贸易导向型(即贸易替代型)的投资。他认为,前者会增加比较利益,后者的作用则相反。他认为,日本在海外的投资是属于贸易导向型的,目的是加强该国的比较利益。这包括开发自然资源的投资;在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以及钢材加工业的投资;还有在汽车装配和电子元件生产上的投资。这种投资充分利用了东道国的比较利益,具有代表性的是它们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禀赋,这同样帮助了缺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日本经济。与此相反的是大多数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被认为是反贸易导向的,因为它们是为了维护寡占地位或者是对贸易障碍作出的反应。这些投资来自美国最具比较利益的产业(如计算机)。这类行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之前,应加强其最终产品的出口,否则不利于发挥该行业的优势。由于美国在这类行业上进行了对外直接投资,降低了国内同类行业的优势,促进了海外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最终导致要从东道国进口该行业的产品。这说明,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其国际贸易是有矛盾的,会导致国际收支逆差与失业。

      因此,对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投资活动与发达国家之间发生的贸易、投资活动,前者是有利于比较利益和资源配置的,而后者则是有害的。

      知识点3企业国际化的过程

      经营国际化的渐进论

      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轨迹来看,从国内经营到跨国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经营国际化的这种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化发展。

      一、目标市场选择的渐进性:由近及远,先熟悉后陌生

      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实际过程来看,其市场的扩大通常遵循“有近而远,先熟悉后陌生”的路线。市场扩张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

      二、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先易后难,逐步升级

      经营国际化的渐进性也明显表现在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选择上。在跨国经营的各种方式中,最简单易行、投资要求最少的是间接出口,然后依次是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办事处和设立在海外生产的分公司。其中各方面要求最复杂,所需投资量最高,风险也最大的是设立海外分公司,直接在海外目标市场当地生产。因此,从一般企业来看,其跨国经营方式演变的最常见类型是: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自行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分公司跨国生产。应当指出的是,上述这种“摸着石子过河”的方式,主要是出现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在企业进入了若干海外市场之后,其跨国经营实力的增强和国际营销经验的积累,使企业在选择跨国经营方式时有了较大的战略自由度,这时就应该按照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选择跨国经营方式。

      三、经营国际化采取“渐进方式”的原因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演变之所以采取渐变的形式,主要是由经营国际化过程的本质所决定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指出,企业可以被看作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人员的根本任务就是接收和处理信息。企业经营的规模越大,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越大,所需处理的信息内容也越复杂;与之相应,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面也越广,需要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也越强。因此,经营国际化并不是企业产销范围的简单的量的扩大,其实质是管理人员学习、掌握和消化有关知识,逐步积累国际营销经验的过程。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理解国际市场,获得经营自由的学习过程只能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

      从这一角度来看,经营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本身的成长过程。经营国际化并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走向世界,它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开扩眼界认识世界的过程。

      四、经营国际化的主要阶段

      跨国经营的渐进过程,可以大概分成几个相对不同的阶段。企业出口行为研究专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卡佛斯格尔教授把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过程分成了下列五个阶段:

      (1)国内营销阶段;(2)前出口阶段;(3)“试验性卷入”阶段;(4)积极出口阶段;(5)跨国经营的国际战略阶段。

      应当指出,上述这种渐进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一是它不适用于“全球性行业”;二是这种渐进论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发展起来的,是以当时的信息环境为基础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了解外界能力的上升,上述走向世界的许多中间阶段是可以跳跃的;三是这种渐进论主要是在对中小企业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在世界各国都已设有分支机构的大型跨国公司,或者跨国经营历史很长,在世界各国都已建立了固定经销关系的大型贸易公司也不适用。

      经营国际化的五个阶段

      国际化的阶段  主要特征

      国内营销阶段  忙于国内产销、对国际市场视而不见

      前出口阶段  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开始对国际市场作初步的可行性、调查;收到送上门来的出口订单时有不规则的出口

      试验性地卷入阶段  开始规模有限的国际营销活动;往往是间接出口

      积极投入阶段  有系统地研究、开发国际市场;市场渐行渐远;营销方式渐趋多样

      国际战略阶段  根据国际市场的全局制订企业战略规划

      第三节跨国公司的由来和发展

      前面主要是从企业经营活动的角度来讨论国际化过程的。但是一定的经营规模要求一定的组织形式。经营活动走向世界的过程也往往是企业机构设置国际化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从经营活动的主体的角度,来讨论企业本身在经营国际化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有些行业的跨国经营,是由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有的行业却由大量的“土生土长”的中小企业扮演主角?今天在世界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的跨国公司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一、追求高额股息论。最早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是围绕“跨国投资”这一经济活动的本身来展开的。这方面最早的理论是把跨国投资看作“追求高额股息”的活动,如果国外投资的利润高于投资者在本国市场所能获得的股息,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自然会到国外市场去投资,由此产生的便是跨国投资的现象。

      二、眼界开阔论。眼界开阔论认为,经营者的视野是随着其经营活动规模的扩大而扩大的,企业起初总是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市场上诞生。随着销售活动的发展,经验的增加,创业者的眼界也拓宽了,区域性市场、国家市场乃至海外市场不再显得那么可怕。经营者对自身在海外市场上成功经营的信心逐步增加,等到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其投资活动也就“自然而然”地走出国界,形成跨国直接投资现象。

      三、垄断优势论。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在一个陌生的客地环境中直接投资,关键在于跨国公司具有某种垄断优势,具有本地企业所不具备的某种特殊资产。这种特殊资产既可以是生产技术上的;也可以是某种关键原材料上的;也可以是在市场营销上的;也可以是组织管理技术上的。由于这种特殊资产的存在,使得独家拥有这种特殊资产的跨国企业享有垄断优势,从而能在客地市场战胜当地企业。

      四、市场内化论.市场内化论的主要观点是,如果技术转让的“交易费用”太高,只能把技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转让纳入到同一组织体系之内,把市场“内部”化。另外,有很多技术,是“溶化”在企业的机构设置、计划程序、人际合作之中的,还有很多是“埋藏”在关键技术人员的头脑中的,在这种“技术与人不可分割”的条件下,技术优势的价值实现只能在企业内部通过人员流动或机构体制的方式来实现。

      方 式  功 能

      内向国际化  引进国外先进设备

      进口零部件和元器件

      加工装配

      技术合作

      合资企业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

      改进生产流程

      跟踪国际技术发展动向

      提高管理水平,利用外商的资金、技术、市场和信息

      外向国际化  贴牌生产

      直接出口

      建立海外办事处

      海外技术合作、建立海外研究与开发中心  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改善工艺流程

      建立销售渠道,树立品牌形象

      收集海外市场信息,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技术领先

      五、产地优势论。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对初级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减少,企业生产点布局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受某一特定地点的限制已经越来越小,但是,地理位置仍然是影响生产经营费用的一个重大因素。造成跨国直接投资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跨国公司“内化”了的垄断优势,需要到国外市场上与某些当地资源联合使用才能最有效地发挥优势。

      六、跨国投资的多元论。既然跨国投资必须具有上述三个不同的必要条件,跨国投资的现象就可以用“特殊资产垄断优势”、“市场内化优势”和“产地优势”这三要素来解释。这三个不同的必要条件必须同时具备,跨国投资的现象才能产生。把这三种优势结合起来,就构成邓宁教授的跨国投资“多元论”:

      第四节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框架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其他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相比,是在两个特殊条件下展开的: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属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在竞争优势、外国市场的进入方式和所有权结构等方面与先发展型跨国公司有明显不同;②中国是一种过渡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着逐渐转变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

      中国企业面临着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任务,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逐渐深化,由经营权扩大到产权;另一方面,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涌入,使中国企业在自己的本土上面对国际竞争。

      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是两个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发展过程。

      从发展方向上看,企业国际化可区分为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企业内向国际化活动的方式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特许经营、国内的合资合作等;企业外向国际化活动包括产品和服务出口、技术转让、海外生产等。

      内向国际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改革开放的前10年,企业的内向国际化更多地表现在技术设备的引进,资金的引进。它直接带动以产品出口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发展。现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企业内向国际化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表现在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合作、国际战略联盟、产权多元化、技术国际化、机制与观念的国际化等。企业内向国际化的充分发展将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地位。下一阶段企业内向国际化的发展将有助于我国今后10—2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企业外向国际化是其内向国际化充分发展的结果。

      从动态的角度看,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贯穿于企业国际化的整个过程中,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仍处于其发展的初期阶段——以内向国际化为主要内容。这是由中国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所决定的,也受制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和外部经营环境。

      从外部经营环境看,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才初步建立,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仍然阻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法律、法规体系虽然已初步建立,但离法制国家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财政、金融、计划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过多等等问题的存在,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从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看,产权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力资本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稀缺。这些条件制约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纵观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国企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建立在两个支点上,一是产品质量,二是低成本扩张。中国企业的“后发优势”在于利用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将劳动密集型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契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使企业的技术水平以最快的速度提高。

      对于中小制造业企业而言,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困难是怎样把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中国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主要依靠两个途径:一是“借船出海”,接受国外企业的委托加工,从事贴牌生产(OEM);二是主动出击,从事直接出口,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贴牌生产是企业产品从国内走向国际的重要桥梁。进行贴牌生产的企业必须在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企业管理、员工素质、质量控制、生产效率等方面达到国际同行业的要求和水准。它有效地缩短了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差距。在从事贴牌生产过程中,中国企业也逐渐学习和掌握了国际竞争规则,逐渐在国外厂商中建立了信誉,同时也打开了产品外销的渠道。

      知识点4国际企业的发展模式

      国际企业的发展阶段

      一、企业国际化和全球化经营

      国际企业的发展一般经过两个主要阶段(国际化和全球化)和四个分阶段。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

      1.经济联系阶段。以传统的商品进出口贸易、对外贸易等为主的国际贸易成为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为外贸公司。

      2.组织联系阶段。许多企业在进出口贸易的基础上,到国外投资,建立生产型企业,形成本国母公司和国外诸多子公司的网络,大量交易在公司内部进行,从而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通过企业这种组织上的渗透加以巩固。在这个阶段,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为多国公司。

      (二)企业全球化经营

      1.社会联系阶段。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主体,企业经营更加多元化,贸易、生产、科研、运输、保险、金融、仓储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经营跨度趋于全球化。跨国公司和众多的国际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较多地采用合资和合作形式,与东道国企业结合在一起,集中型的合资企业增多,独资企业相对减少。

      集中性合资企业适合那些处于经济过渡时期、旨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国名生产总值、而工人总体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它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为封闭型生产企业向竞争型生产企业转化提供了一种行为模式。

      2.文化联系阶段。随着国际企业在世界各地投资建厂,雇佣当地和其他国家人员,进行跨文化管理,必然会对东道国的社会风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带来影响,促进各国之间文化上的交流和联系。从本质上讲,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联系阶段尚未发生,但趋势越来越强。

      注意:“国际化”和“全球化”不同:

      国际化是指国与国之间企业在经济和贸易等方面的联系和交往,有一定的政治含义。企业国际化在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中有很强的民主意识。

      全球化则是将整个世界视为无国界,货物、劳务、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企业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不仅要给本国返回利润,而且要对东道国或所在地区的利益有所贡献;在管理机制上,公司总部与海外子公司更加强调实行双向沟通,协调管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同类和同质的产品与服务。

      二、企业国际化和全球化经营模式

      国际企业管理学者认为,当今世界上企业国际化和全球化主要归纳为两种模式:即以工业生产型企业为主体的欧美模式和以贸易企业为主体的日本、韩国模式。

      (一)欧美企业的发展模式:

      欧美国家工业企业的国际化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内向型、外向型、多国公司、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目前,许多欧美的大型工业企业早已进入了跨国公司阶段,少数企业正在向全球公司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尚处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即刚刚开始经营国际贸易和设立海外生产型子公司阶段。

      (二)日本和韩国综合商社模式

      1.日本综合商社。综合商社是以贸易为主业,集贸、工、技、金融、信息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化、实业化、多元化、集团化的综合贸易公司。

      日本的综合商社以贸易活动为核心,集贸易、金融、实业、运输、海上保险、综合服务、信息于一体,其经营范围从方便面到导弹,几乎遍及所有行业的所有产品。

      日本综合商社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贸易活动阶段):购买、销售代理、开发全球信息网络;第二阶段(综合贸易活动):贸易信贷、融资、仓储、营销等;第三阶段(贸易型跨国公司阶段):从事制造业、运输业、仓储业、资源开发和商业银行等经营业务。

      日本目前最大的综合商社有九家(三菱、三井、伊藤忠、兼松江商、丸红、住友、日商岩井、日棉实业、东棉),共有海外商业分店网和分支机构1000多家,工作人员2万多,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所有重要国家和主要商港。

      2.韩国综合商社。韩国的综合商社是在1975年模仿日本综合商社的模式建立的。现有三星、双龙、大宇、晓星、乐喜金星、鲜京、现代、高丽等8个综合贸易商社。这些商社基本依附于工业企业集团,是韩国“出口主导型”发展战略的产物。

      第二节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

      目前,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具有较强国际经营能力的外贸专业公司,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华润集团等;他们以国际贸易为主体,同时也在海外从事各种类型的投资和经营活动。

      2.具有相当技术实力和经营能力的产业型企业,如首钢集团、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中石化集团等。

      3.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金融性、服务型企业,如中国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集团)公司等。

      一、外贸专业公司和服务型企业

      1.外贸企业。我国的外贸公司普遍存在着经营品种单一、经营功能不全的问题。而我们的生产企业长期以来与外贸企业基本分离。

      目前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联合最大的障碍在于经济体制上存在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和政企不分。

      要实行联合,必须以资产为纽带,实行股份制经营,通过相互参股实现企业间的联合,通过控股形成核心企业对周围企业的母子公司关系,以资产和生产经营为纽带,将各企业联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形成生产、经营、服务、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利益关系。

      2.金融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性、服务性企业发展很快,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的条件和基础。但是,在外资银行进入的今天,我国银行如何加快步伐向实业化、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值得我们思考。可以借鉴日本和韩国的模式。但要结合我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

      二、工业企业和其他企业

      1.工业企业。从财政部发布的统计数字:我国境内外各类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总额为90964.2亿元;在全部国有资产总量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66748.4亿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24215.8亿元。

      在经营性国有资产中,21.7万户国有工商企业占用国有资产总额53306亿元,占79.9%,国有金融企业占用8017.4亿元,占12%,国有境外企业占用1015亿元,占1.5%;建设基金及建设项目占用4410亿元,占6.6%。

      在21.7万户国有工商业企业中,从规模分布结构看,大型企业占71.9%,中型企业占11.7%,小型企业占16.4%;从行业分布结构看,基础性行业占61.6%,一般生产加工行业占19.1%,商贸服务及其他行业占19.3%。

      目前,我国正在成为众多工业产品的世界性生产基地。1996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生产国;乙烯产量中国在2001年超过韩国,成为亚洲第二大产地;家电产品方面,彩电产量中国已连续几年占有世界市场月1/4,居世界第一位,录像机产量,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空调机产量,中国在1998年以占有40%的世界市场份额;中国的台式电脑产量已超过日本和韩国,在亚洲排第二位(第一位是台湾),手机产量在亚洲仅次于韩国和日本,排第三位,从以上数据看,我国正跻身于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

      针对我国工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许多学者认为,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应借鉴欧美跨国公司的模式,集生产、科研、销售和外贸为一体,发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按国际规范进行大批量生产,形成规模效益。在此基础上,建立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建立国外客户网、信息系统和市场渠道,逐渐形成全球范围内母子公司的组织机构和网络,形成内部化市场机制,运用转移定价和国际惯例,以寻求全球范围内的利润最大化。

      2.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私营企业达到158.7万户,从业人员2085.55多万人,注册资本近1万亿人民币

      目前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规模小、资金有限、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企业缺乏竞争力。平均每个民营企业雇员人数不到10人。相比之下,目前美国所有的独立企业中,雇员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占99%,这些小企业雇用的工人数量占美国工人总数的52%。

      2)在我国私营企业当中,绝大部分实行的是“家族制”的管理模式。因长期沿用家族制模式管理,最终导致私营企业走向“分家”、“衰败”以及“倒闭”比比皆是。

      3)民营企业的经营者素质较低。据全国工商联调查,由70%左右的民营业主不懂财务报表,90%以上的不懂英语和计算机。

      中国民营企业在政策夹缝中创业,在社会歧视、政策不平等、融资渠道不畅通、市场秩序不规范的环境中成长,其活力令人敬佩。但民营企业还处于成长期,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施股权改造,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全世界的家族企业,都是通过上市、走股份制来改变自己,从而走上了现代公司制道路的。

      国际企业外部化发展模式

      一、国际企业海外发展模式类型

      1.横向发展模式。指国际企业将其在母国生产和经营的产品平行扩展或转移到国外,母公司和分布在各国的子公司从事同种产品或同类产品的生产和经营。

      2.纵向发展模式。指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经营不同的业务,但这些产品和业务彼此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组成一条有机的增值链。

      3.混合发展模式。国际企业在保持原有的经营业务的同时,向其他部门和行业发展,这些部门和行业与原企业的业务没有直接联系。

      二、选择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

      1.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2.企业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

      4.国内政府的政策规定;

      5.国际投资环境。

      当前,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最大障碍是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在实力有限、竞争力不强的情况下,我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竞争,就需要采取收购和兼并、扩大规模和广结联盟、增强实力相结合的外部化发展模式。

      三、国际战略联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纷纷联手结盟,以合作方式寻求快速有效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颇为流行的一种企业现象。这种跨国公司组织设计的新战略,被国际经济学家们称为“国际战略联盟”,他们是跨国公司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这种战略联盟与传统的、以股权方式合资的形式有本质区别,它是一种松散型的、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取长补短、互补性的结合形式,并非控股型联合体。

      (一)主要形式

      1.公司契约式联盟。公司契约式联盟包括许可证协议、销售代理协议、生产制造协议、技术交换协议等。

      2.国际协作式联盟。这是一种由政府出面组织或跨国公司自发参与的联盟形式,在生产规模庞大、开发费用极高的行业(如民用航空)较为常见。合作者分担技术开发的成本和风险,迅速集中各自资源并传递有效信息和技术。

      3.合作备忘录式联盟。一些国际咨询公司通过签订合作备忘录相互交流信息、介绍客户、提供技术产品服务或出让开采特许权、产品纷呈,形成比契约式更松散的合作关系。

      (二)行业分布从行业分布来看,国际战略联盟主要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的产业部门,尤其在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中。

      (三)主要动因

      1.技术互补与技术转移。国际战略联盟的主要动因及其所占比重如下:技术转让(以技术许可方式进行的单向交流)29%;技术互补(成员之间技术交流和共享的长期交易)41%;销售协议(通常是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21%;生产和销售的规模经济(包括通过零部件生产专业化分工达到生产合理化)16%;风险分担(指非以上动因结成的联盟,该联盟由一成员进行管理,其他成员提供资金并承担风险)14%。

      2.市场。面对国际需求格局和市场结构演变,跨国公司唯有加强自己的市场渗透能力和对新市场机遇的反应能力,才能巩固现有市场地盘和扩大潜在市场份额,这方面,战略联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战略联盟公司

      战略联盟公司是指一家公司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而与许多公司形成的一种网络式联盟。在这一联盟中,所有的公司各自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共同开发一种或几种产品,其目的是把共同开发的产品迅速推入国内外市场。战略联盟公司有如下特点:

      知识点5国际企业的外部环境

      东道国环境

      对国际企业来说,外部环境分析的首要目标是东道国的一般环境,了解该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与本国的差异,为制定完善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奠定基础。

      一、政治环境

      (一)政治状况

      1.政治体制。政治体制的类型并不一定就能标志政治环境的优劣,对国际企业来说,重要的是东道国的政治体制能否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

      2.国家安全性与政治稳定性。国家安全性主要指东道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立场所导致的国家安全程度。政治稳定性包括国内政局的稳定性、政府结构的稳定性和政策的稳定性。东道国政治稳定性对国际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首先,稳定性直接影响国际企业生产经营政策的长期性。其次,不稳定性使企业难以适应和预测环境变化,从而难以选择相应的生产经营战略与策略。

      3.政府机构的清廉与效率。对由一定的政党体制下产生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政府机构来说,如果不能为政清廉与富有效率,将严重地影响国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腐败行为、官僚作风会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严重影响竞争的公平性,最终导致对东道国政府与公众利益的损害,妨碍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妨碍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竞争。

      4.公众利益团体与社会舆论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利益团体与社会舆论机构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社会、政治的影响力方面都有所增加。这些团体与机构对东道国公共关系的氛围以及东道国利益的自我形象都有着重要影响。

      (二)政府对国外直接投资的政策

      1.对国外直接投资的鼓励政策。

      (1)东道国的投资导向。

      ①鼓励外来投资用以开发新的产业。

      ②鼓励特定公司的投资或特定类型的投资。

      ③鼓励通过投资,使东道国国际收支达到平衡,以及增强进口替代和出口,增加外汇储备等。

      (2)东道国的鼓励政策。这类政策一般有:

      ①减少关税。②减少税收。③提供设施。④提供服务。⑤津贴补助。⑥垄断权力。

      2.对国外直接投资的限制政策。

      (1)东道国的就业与管理政策。(2)东道国的股权政策。(3)地区满足政策。(4)外贸平衡政策。(5)培训政策。(6)研究开发政策。(7)收益分配政策。(8)国家安全政策。

      3.政策的差异与发展。

      其实,各国对直接投资的鼓励与限制政策是在一定时间内的一般政策。实际上,不同国家对不同的投资者可能会给予不同的待遇。有的是以较少的管理和限制为特征,只有很少的部门禁止外国投资者进入;有的有较多的管理条款,自由性相当少,还有特殊的当地化要求。但大多数国家规定有最高汇回限额,还有严格控制所有权和外国投资的部门。

      因此,国际企业既要掌握各国投资政策的一般性变化,也要利用自己的条件,积极谈判,使投资政策更有利于自己的投资行为。而东道国政府也要通过对等谈判,使投资更符合自己预期的目标,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三)政治风险

      1.政治风险的含义。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的政治环境突然或逐渐发生变化,而使外国企业或投资者在经营管理上处于劣势地位或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国际企业所面临的政治风险是由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这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是指东道国政治环境发生变化时,难以预料可能发生的政治风险。而不稳定性是指这些政治风险不是以一种稳定而连续形式出现,常常具有间歇的特点。政治风险可分为宏观政治风险与微观政治风险两大类。

      宏观政治风险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类风险:直接和相对持久性风险与间接和间歇性的风险。直接和相对持久性的风险是指该项政治风险事件和活动直接作用于在该国经营的外国企业。间接和间歇性风险是指由于恐怖主义等一些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事件与活动所产生的后果。

      微观政治风险是指只影响到某行业的企业,甚至某些工程项目的风险。

      2.政治风险的分类。政治风险基本上有以下三种类型:

      (1)经营风险,这是指东道国政府对外国企业与国内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施加的限制,使得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发生困难。例如,外汇管制是一种最常用的形式。

      (2)歧视性限制,这是指东道国政府针对外国企业、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而设置的经营限制。例如,东道国政府可以利用增加税收对外国企业进行控制。

      (3)征用与没收。征用是指东道国政府占有或控制外国资产,并给予一定补偿的行为。补偿的金额可能并不等于被征用资产者的意愿。没收是指东道国根据自己的主权,采用强制措施无偿地接受外国资产。征用与没收是对外国企业最严重的政治风险。

      此外,与征用和没收经常交织在一起的是国有化,这是指整个产(行)业由私人转变成国家所有。

      因此,国际企业要从政策、能力和效率等方面认真地研究一个国家现有的政治体制,评价政府权力结构变化的可能性,然后,再判断可能产生的政治风险。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包括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国际企业在东道国面临的直接市场。我们将主要讨论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察:

      (一)经济增长。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可以用两个经济指标来衡量:

      1.国民生产总值(GNP)。

      2.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十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创造的全部产值与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全部产值与收入

      (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影响着利息率、汇率、生活费用以及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信心。在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里,国际企业很难对未来作出计划,也很难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得利润。

      (三)国际收支与国际债务。从国际企业角度看,在一个国家债务过多的情况下,东道国政府常常会缩减进口,会制定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控制赤字等。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销售机会,使企业难以在该国从事生产经营。

      (四)贸易战略。不同的国家有极不相同的贸易战略。发达国家国际企业想通过投资占有东道国的市场,同时也想获得较为自由的进出口,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多是鼓励出口或限制进口。因此,国际企业必须了解一个国家对待贸易的态度,这对其所要采取的投资类型是相当重要的。

      (五)自然条件。

      (六)技术发展水平。技术发展水平同样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力的重要方面。国际企业应当注意到技术发展的下列趋势,并由此判断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①技术变革的速度;②精神的发扬;②研究开发预算的提高;④着重小的改良而不盲目投注于重大发明之上;⑥技术革新的法规增多。

      (七)产业结构特点。产业结构一般是指供给方面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具体行业的状况。描述产业组织特点的变量共有三个。即集中程度、产品差异与行业壁垒。集中程度通常根据一国市场个某一行业的那些最大公司的销售额占全行业的比率亦即市场占有率来衡量。根据集中程度的不同,可以有完全竞争的行业、垄断竞争的行业、寡头竞争的行业以及完全垄断的行业。产品差异是一国市场上各公司的产品之间可被当地用户感觉到的差异。行业壁垒是指新企业进入某一行业的难易程度,包括价格壁垒和非价格壁垒。

      (八)经济基础结构。经济基础结构除了指一个国家有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通讯设施、商业、金融机构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等决定经济活动水平的基础外,还可包括人民受教育水平、社会风尚及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国际企业往往根据经济基础结构的状况来决定是否进入一国的国内市场以及进入该国之后的生产策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配销策略及促销策略。

      三、法律环境

      影响国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经常、最直接的因素,是东道国的基本法律体系,包括适用于该国所有企业的一般法律规范和针对该国外国企业的特定法律规范。目前世界各国的法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大法系:

      第一,大陆法系(成文法)。此法系的特色在于法律规则由事业单位依靠一定的程序制定,并以规范性的文件形式表现,判案以法律条文为依据进行。属大陆法系的国家或地区有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北欧诸国;拉丁美洲、非洲和近东某些国家;及加拿大魁北克省、美国路易斯安纳州、英国苏格兰及日本、土耳其等。

      第二,英美法系(不成文法或习惯法)。这种法系的特点是法律规则不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判案主要以过去的相同判例为依据。属英美法系的国家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印度等。

      第三,哲学或宗教法系。人类关系的全部或部分不是由具有法学性质的规则来规范、调整,这是哲学法或宗教法的特点。伊斯兰教法、印度教法等即属该法系。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哲学或宗教法系一般是不被适用的。

      东道国的法律环境直接影响着国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从生态环境、雇佣制度、工作保障与社会保障、分配制度等方面影响着国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除此之外,东道国针对外国企业制定的特别法规,构成国际企业特定的法律环境。

      四、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人口状况、家庭组成、社会阶层等。

      (一)人口状况。

      有关人口状况需要考虑的指标有:

      1.人口总数,这是衡量一国潜在市场规模的基本指标。

      2.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表明该国的市场潜力。

      3.人口结构。主要从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两方面考虑。

      4.人口分布。主要是研究各城乡人口比例及人口密度。

      (二)家庭组织。

      国际企业主要从两个角度研究家庭。一是家庭的规模。二是亲属关系。

      (三)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社会中根据某些分类标准按层次排列比较同质并且相对稳定的群体,每一阶层内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和行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存在,极大影响着国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五、文化环境

      国际企业在不同国家的活动应当与每个社会的文化特质保持一致,产品分销渠道也应根据当地条件进行不同的规划。在促销方面,尤其应注意广告内容与各国文化背景的协调,广告色彩与各国的偏好相一致。在价格策略方面,应注意其价格往往取决于被感受的价值而不是其实际价值。在产品品牌的选择上,应注意各国消费者对品牌的不同偏好,选好产品所使用的品牌名称、厂商名称和产地名称。

      (一)语言。

      (二)教育。

      (三)价值取向。

      (四)宗教信仰。

      (五)审美观念。

      (六)风俗习惯。

      母国环境

      对国际企业来说,母国的环境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母国对国际企业的鼓励与限制政策上。

      一、母国对国际企业的鼓励措施。

      (一)举办国外投资保险。海外投资保险是指海外投资者以政治风险作为保险事故向本国主管投资保险机构投保,由承保机构承担政治风险的保险责任。

      (二)签订投资保护条约或双边租税协议。投资国政府为本国国民在国外投资的财产,防止他们的财产被东道国没收或征用,与东道国政府签订能有效保护私人国外投资者的双边条约。

      (三)制定奖励性纳税制度。有些国家为奖励国内私人企业向国外投资制定奖励性纳税制度。采取低税、免税及特别折扣税等措施减少国外投资者的税负。

      (四)提供资金贷款。有些国家为支持本国企业向国外投资,通过政府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投资者提供贷款,甚至直接参与股权投资。

      二、母国对国际企业的限制性措施

      (一)审查海外投资。母国政府基于国际收支平衡的考虑,对其本国资金的外流必须进行审查,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

      (二)保护国内就业机会及增加税收。母国政府通过加强对国际企业转移价格运用的监督,限制开支津贴、注意国际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绩效来增加划归母公司的税收份额等措施,防止国际企业偷漏税行为,增加母国税收收入。

      (三)限制技术外流。某些发达国家采取限制技术向外国传播的措施来控制对外投资。

      中国企业加入WTO后面临的经营环境

      一、加入WT0以后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

      1.跨国公司主宰世界经济。

      当今世界跨国公司的主要特点为: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特别巨大,跨国化程度高,集中在高新技术部门,立足于核心产业,发展多样化生产,并且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占有绝对优势。巨型跨国公司的优势大体表现在规模、科技、人才、范围、无形资产、融资、管理、区位、内部化、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等若干方面。正是凭借着这些特点和优势,巨型跨国公司不仅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支配力量,而且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潮流。

      2.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传统上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国际经济格局被打破。由跨国公司创建的生产体系,推动着国际分工沿着产业价值链方向,不断向企业的生产环节深入,使全球经济系统发生了国际分工的历史性变迁。国际分工格局呈现出“产品差别型分工和”生产工序型分工“的特点。

      3.各国产业结构互动增强。

      各国产业结构相互联系,形成了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大系统,出现了结构互动这一重要经济现象。即一国产业结构的成长、运行必然要与世界其他国家产业结构发生相互关系,或者说一国产业结构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在与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互动影响中成长运行。

      4.技术创新驱动能量加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最大动力。跨国的生产经营本身,需要具备必要的技术条件。因为零部件要在越分越细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组装,从而要求生产的可分性技术成分必须越来越细、越来越密,运输成本必须降低,必须具有一个灵敏、快捷的通讯方式。正是科技进步不断地提供了这些物质基础,才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得以进行。

      5.资本流动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推进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从长期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未来几年国际资本流动有可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别是流向那些正在采取较大开放政策措施的国家和地区。

      6.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多变。

      伴随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正表现出知识化、服务化,中小企业作用不断增大的新特点。企业的经营模式,已开始由大规模生产模式向个性化生产和外部采购模式发展。企业的战略思考重心也随之从产品、库存和有形资产转移到顾客、雇员和无形资产。

      7.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贸易保护加剧竞争。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涉及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在整体上提高贸易自由度的同时,也伴随着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世界上的反倾销措施和技术性壁垒迅速增加,特别是发达国家可能将彼此间的经济矛盾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自身实力较弱,承受能力较低,深受其害。能否有效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面临的国内竞争环境:

      (一)发展环境

      1.经济增长模式转向质量改善。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开启了一个新的转变过程:由低效率高增长转向高效率高增长;由不公平高增长转向公平高增长;由低就业高增长转向高就业高增长;由不可持续高增长转向可持续高增长。

      2.经济发展优势吸引外商投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占中国工业增加值总量的23%,税收的18%、出口额的48%,外资流入存量占GDP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19.6%上升至2000年的32.3%。

      3.对外经贸部门转变发展方式。以出口创汇为中心的外贸基本方针开始转变为,在力争出口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以进出口贸易带动国内人力资源开发,缓解就业压力。以国有专业外贸公司为进出口贸易主体的格局开始进行重大调整,专业外贸公司在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产业部门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得到增强和重视。

      (二)制度环境

      1.政府管理体制快速改革。加入WTO,对政府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出了严峻挑战。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职责,将不再是直接调动社会资源或指挥企业贯彻政府意图,而是通过政策引导、制定法律法规、信息发布等体现政府意志,创造对结构调整至关重要、企业又无能为力的体制、法制和市场环境,让企业根据自身状况、所处行业、竞争形势自主做出决策。

      2.法律、法规建设初见成效。在加入WTO之初,中国的法律、法规存在三个突出的缺陷:一是与WTO规则不一致的问题;二是不协调问题;三是不透明问题。在加入WTO后,中国清理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法律环境,努力向建立一个透明、统一、公正、便于监督的法律体系迈进。

      3.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在加入WTO后,中国政府严格履行开放市场的承诺,为外国商品和企业进入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中国也开始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它包括:纠正各类企业待遇不一的现象;民营企业的地位开始上升;一些准入限制开始逐步取消;实施反垄断行动,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推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以减少市场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

      4.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加入WTO以后,国有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三方面重大变化:①除少数垄断行业之外,国有企业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复存在。②政府职能重点转向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与国有企业间关系出现调整,政府对于丧失生存能力的国有企业已经不能再沿用传统方式进行挽救。③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企业两极分化加剧,相当一批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以往搞好国有企业的传统政策和手段已经失效,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在制度创新与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共十六大决定改变原来的国有产权行使方式,即坚持国家所有,分级行使产权,建立三级的综合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来行使出资人的各种权利。这样的方式将能够比较好地做到政企分开,同时使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进行得更快、更好。这一决定将有力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

      (三)产业环境

      1.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的产业发展,正处于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的战略性调整阶段。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部署为:“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因此,中国产业政策的基本取向将从传统上“支持短线,抑制长线”等对供给总量的调整为主,转到提高产业素质、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上。

      2.外商投资的政策导向。加入WTO后,中国将围绕调整结构,服从和服务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大局,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在国家指导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中,提出了重点产业领域的发展方向:

      (1)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2)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

      3.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按照WTO的要求,中国将进行一系列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改革,削减关税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义务。在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有将近4000种重要税目的基础税率采用了最惠国税率,这些税目的平均税率在加入时为17.3%,根据协议,中国承诺到2008年过渡期结束时,关税总水平将降到10.1%,而且主要的关税减让要在2005年前完成……

      到2008年,中国保护程度最高(有效保护率在20%以上)的产业部门有10个,依次为:制糖业,除铁路、航空、汽车、自行车以外的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除酒精以外的其他饮料制造业,水产加工业,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其他产品制造业,日用电器制造业,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

      保护程度低(有效保护率小于零)、促进进口的产业部门有16个,依次为: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其他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文化用品制造业,炼钢业,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渔业,家具、木制品及竹藤棕草制品制造业,石油开采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采盐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炼铁业。

      4.履行市场开放义务后的外资进入领域

      中国加入WTO同时也签署了《信息技术协定》,并将逐步取消信息产品的关税。此外,中国要全面履行《金融贸易服务协议》的一般性义务和承诺义务,开放服务业部门的市场准入,要在2005年取消对大多数服务业部门的地域限制,提高电信、保险、证券等行业合资企业的外资股权的比重限制,对外资银行,则在加入WTO的5年后给予全部的国民待遇。

      (四)市场环境

      1.进出口贸易空间扩大。加入WTO必然使原来一些贸易方面的制度性壁垒取消,促使进口和出口自由化程度提高。

      2.外资企业继续加快进入。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评比结果,2001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在全球居第6位。全球跨国公司500强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各种研发中心达100多个,诸多大型外国企业争相将其地区总部、亚太总部甚至全球总部移至中国,一大批以IT产业和石化产业为代表的大项目引资流量加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制造基地迁到中国,建立配套产业群。

      3.中资企业积极投身竞争。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加速了行业内企业的竞争,虽然在某些领域的关键技术上还有赖于国外企业,资金实力还明显弱小,但产品的更新换代已经跟上或接近国际步伐。中国“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趋势凸现。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企业从此将不仅依靠国内市场的力量,也借助国际市场竞争的巨大能量实现自身发展。

      知识点6国际经营环境

      在总结国际企业特征时,曾提到每一家国际企业都是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一个游离于各国之外的王国。因此,研究国际企业的环境,不能简单地仅限于一国(东道国或母国)的环境,而必须考虑比一国环境更大的国际经营环境。

      国际企业面临的国际环境涉及多方面复杂的因素,本章重点阐述对国际企业经营最敏感的国际经济法律环境、国际金融环境等。

      国际法律环境

      国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超越一国范围的活动,必须受到国际经济法律的制约。国际经济法是这样一种行为规范,它是由全世界各国、各组织所公认的权威机构,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形成的惯例基础上建立起来,管辖世界范围各类行为主体的行为,调整与规范其行为的行为规范。目前的国际经济法包括国际私法、国际惯例和国际公约。

      一、国际私法:

      国际私法又指法律冲突法、法律适用法或国际民法,它是调整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规范的总称。它指出具体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应当适用哪一国的实体法,选定哪一国的程序法作为解决案件的准绳。至于到底适用哪国法律,各国又不尽相同,有的规定适用缔约地法律,也有的规定适用履约地法律,或允许当事人选择适用的法律。

      应当指出的是,诉诸法律并不是国际企业最优长期利益所在。对东道国企业诉诸法律,不管国际企业有多少充分理由,总要影响其声誉。因此,一般而言,国际企业在国际环境中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是提请仲裁。

      二、国际惯例:

      国际惯例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些通用的习惯做法和惯例。它不是经过国际外交会议通过的,而是由某些国际性组织或商业团体把这些习惯做法或先例归纳成条文,或者加以解释,而被许多国家所认可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国际惯例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性质。

      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国际惯例包括:国际法协会《1932年华沙一牛津规则》、国际商会《1953年国际贸易条件解释通则》、国际商会《1974年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及《1974年的克。安特卫普规则》、国际商会《1978年托收统一规则》等。

      三、国际公约: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形势的发展,为了解决国际交往中各国利益冲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国际交往中的问题,缔结了许多双边的或多边的国际公约,规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法规。

      目前世界上对国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较大的国际公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消费者公约

      这类公约又称国际产品负责法,主要是确定生产者和销售者对其生产或出售的产品所应承担的责任,保护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目前已经问世的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国际产品责任公约草案主要有:《关于人身伤亡产品责任欧洲公约》、《使成员国产品责任法互相接近的指示草案》、《关于适用于产品责任的法律公约》。

      知识点7国际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

      一、企业经营战略概述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内涵和特征

      1.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达到总体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针以及支配和运用资源的总体规划。

      2.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及可取得资源的情况下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根据企业的使命,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规划。

      3.特征

      (1)以企业全局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整个企业一切活动的总体规划;

      (2)要与国家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战略相适应,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3)为迎接来自环境及竞争对手等各方面的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三年)具有稳定性。

      (二)企业经营战略的不同层次

      公司总体战略,是指如何使公司的整体优势尽可能大于公司各部分的总和,通过合理调配其各项经营活动达到增值最大化。公司总体战略是战略体系的主体和基础,起着统帅全局的作用。

      竞争战略,也称子公司战略、事业部级战略。它是企业某一独立核算单位或经济上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或子公司,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规划。事业部级战略中最根本的是产品市场战略。

      职能级战略,则是在总体战略指导下,按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来落实和具体化。他一般包括研究与开发、生产、营销、财务与人力资源等,主要是确定在各自职能领域内如何形成特定的竞争优势,以支持和实现母公司及子公司的战略。

      (三)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

      在制定战略前,企业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使命。使命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原则和最高目的。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企业的使命也要不断变化。

      使命确定后,企业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远景目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的远景要制定出令人振奋的蓝图,包括企业要对公司未来业务、政府政策法规、竞争对手情况及经济环境的变化有所预见;要明确竞争领域,即明确公司业务及地理范围;要清楚自己竞争优势的来源,为实现公司远景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及公司如何会取得成功的途径。

      (四)战略规划的制订和实施

      二、企业经营战略沿革及对中国企业家的启示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沿革

      20世纪60——70年代,企业内部的业务组合理念占主流。随着企业经营多元化的发展,形成了综合性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何实现不同业务之间最适当的资源分配成了一个很大的课题。波士顿顾问公司的产品(投资)组合矩阵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发出来的。

      20世纪80——90年代,企业开始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业务,将焦点缩小到核心业务,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企业集团开始向下放权,既强调核心能力和业务重组。

      90年代以来,企业一直致力于创造股东价值。

      (二)新经济的影响因素

      (1)全球大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资产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大量增加,其结果是在汽车制造、制药、电信、银行等很多行业产生了几个巨大的企业集团,并开始垄断世界市场。

      (2)价值链的解体和重构。以前从产品开发到交货很多情况下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现在几乎所有行业都有各种各样的企业参与,分割价值链的特定部分。如在计算机制造行业,操作系统(OS)是微软,微处理器(CPU)是英特尔,整机是IBM、康柏,物流是专业运输公司等,价值链被分开。

      (3)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交易正以几何级数迅速扩大,已经有很多商品在互联网上交易。

      (三)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1)国际上大企业间的收购兼并、价值链的解体重构和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已经向中国涌来。例如,由于企业间的合并,中国的外资、合资企业的规模将扩大,外资的经营效率将提高。在汽车制造、石油、航空公司等行业中少数的企业集团垄断着世界市场,中国的企业,即使是大公司,其规模在国际上也仍然很小,这样对每个中国企业来说,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定位,如何与有实力的国际企业抗衡,以迫在眉睫。

      (2)对中国市场自身的环境变化会产生很大影响。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战略就很难生存下去,很难在竞争中获胜。而且企业的集团化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习惯于专业化经营的管理人员,不得不面对多元化经营这种复杂的、高层次的运作方式。现在,中国企业不仅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而且也需要引进先进的战略思想。

      (3)对中国市场的全球化具有很大影响。目前,几乎世界上所有实力雄厚的企业都打进了中国,而国内企业也一直在以保护政策为后盾积蓄力量。海内外的一流企业将在中国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企业必须尽快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经营战略。

      (四)企业经营战略失误原因分析

      皮肯(Picken)和戴斯(Dess)指出企业在经营战略方面面临的七大陷阱。

      1.对竞争环境的错误判断;2.有失偏颇的假设前提

      3.竞争优势的自我削弱;4.盲目扩张;

      5.组织结构;6.失控;7.领导失误

      三、产业结构要素分析

      (一)迈克尔﹒波特理论(五个要素)框架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在通过假设界定出产业、产品、生产过程、市场地域边界等方面的替代性和详尽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分析理论(如下图)。他认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产业吸引力择优产业内五种竞争作用力综合决定。(如下图)。这五种作用力又有产业结构或基本的经济和技术特征所决定,分析和研究决定这五种作用力的各种因素,确定影响企业利润率的程度。

      全球产业出现了六大趋势:市场愈来愈大,愈来愈自由;市场无国界;超分工整合;由产品导向变成顾客导向;创造价值;新经济体系的数字革命。

      根据波特产业竞争要素理论对我国外贸企业进行影响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我国入世后的三年内,将逐步取消现行的外贸经营许可证制度,进出口贸易实现放开经营,这意味着所有的在我国合法注册的企业,包括外国在华注册的企业均可经营进出口贸易。而各类企业由于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外贸公司经营产品雷同,缺乏差异性,另外,设立一家外贸企业对资金需求不高,从这几方面看外贸企业的进入壁垒并不高。蜂拥而至的国内企业和资金相对雄厚、管理先进的外国同行们,会在外贸经营的上下游市场渠道上、在业务人才上、在资金融通以及管理水平上同我们现有的外贸企业一争高低。

      (2)替代品的威胁

      外贸企业的替代品应该是以前通过外贸公司进行的进出口贸易,随着政府政策调整、盈利及成本考虑、电子商务等原因,转为其他企业“替代性地”经营了。外贸公司的进出口市场份额被其他公司无情地替代了。

      (3)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我国外贸公司的买方是国外的进口商和国内进口商品的用户单位。买方的讨价还价实力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国外的进口商或国内用户购入的商品,如果是大批量的和较为集中进行的,则其讨价还价能力较强;

      ②进口商或国内用户所购商品占其总成本或进口数额的比重大,决定其对讨价还价能力的在乎程度。

      ③进货商欲购商品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其讨价还价能力的强弱。

      ④买方转换商品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他们的讨价还价能力。

      (4)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在国内,我国外贸公司的供方是生产厂家或农户。几十年来,国内生产厂家与外贸公司之间的买卖关系经历了从短缺经济到产品过剩的过程。供过于求,降低了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为了获取进出口公司的认可,卖方要以高质优价、良好的服务获得竞争优势。

      (5)现有竞争对手的抗衡

      目前获得生产性和流通性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包括三资企业均为外贸公司的竞争对手。外贸行业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过度竞争与不充分竞争并存。传统计划体制下延续下来的经营结构和经营方式雷同化使得我国外贸行业竞争的焦点一直是在出口商品价格上,导致了巨大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在出口商品品牌方面、出口商品个性化上、出口市场渠道分类选择上出现了不充分竞争。如在出口市场选择上出现重欧、美、日市场,轻拉美、非洲市场;在选择出口销售渠道上重外国一般的贸易上,轻批发渠道、连锁领域。

      (二)大卫?亚非理论(六个要素)框架

      哈佛商学院的大卫?亚非教授在波特教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特点,又提出了第六个要素,即互动互补的作用力,进一步丰富了产业结构理论框架。

      亚非认为,任何一个产业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互补互动(指相互配合一起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业务。企业认真识别具有战略意义的互补互动品,并采取适当的战略(包括控制互补品、捆绑式经营或交叉补贴销售)会使企业获得重要的竞争优势。

      亚非教授的六个要素有:

      1.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包括消费者的需求规模、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可供选择产品的范围、产品的区分度、消费者转换产品成本、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消费者获得信息的程度。

      2.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包括供应商的集中程度、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产品的区分度、品牌的识别度、价格的调整余地、信息可获成都、供应商之间联手程度。

      3.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程度。包括产业增长速度、固定成本与增值的幅度、生产能力和目前的开工率、产品的区分度、转产成本、竞争对手的市场分布成都、产业推出障碍。

      4.替代品的威胁。包括直接替代品、间接替代品、替代品导致需求下降。

      5.互补的程度。使产品或服务增值(硬件与软件、住房与住房贷款、电力供应与家电生产、买车与保险等),扩大市场需求。

      6.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涉及产业目前的获利情况(无线通讯、飞机制造、制药、软件开发、管理咨询等产业平均利润均在20%以上);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状况;产品或服务的新颖程度、政府规划和政策、转换成本、引起恶性竞争的可能性。

      (四)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力

      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学者哈默(Gary Hamel)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1994年哈默与普拉哈拉德又发表专著《竞争未来》,由此在西方管理学界掀起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和讨论的高潮,对企业界也造成很大影响,“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已成为流行的术语。

      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一个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相对于竞争对手保持优势并在短期内不可仿制的、具有独特价值(如开发独特产品、专有技术、营销手段等)的能力。

      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它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效益,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在短期内主要表现为产品价格和性能的竞争,然而从长期看则是企业核心能力的较量。

      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体系主要有四个方面:

      1.公司员工的知识和技能;

      2.公司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3.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生产经营能力;

      4.公司创造品牌和运用品牌的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集中公司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进而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2.寻找自己的潜在能力,真正把握好自己,这是发现和建立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寻找自己的潜在能力,分析这种能力与其他同行的差异性,并把它培养起来,这是建立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构建之称这种优势的潜在核心能力。

      4.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公司良好的土壤之中的,即这个公司在管理方面有特色,在生产方面有经验,在市场经营方面有良好的业绩等。

      中国企业在培养核心竞争力方面注意几个方面:

      1.掌握核心技术对企业提升竞争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中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等不同形式的专有知识。这类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价值能够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超额利润的主要原因。

      2.核心竞争能力也体现在取得相对成本优势。某些进入壁垒较低的产业一旦有高于市场平均的回报率就会有大量资本涌入,其结果是生产能力大幅增加,产品质量下降,导致产业整合。在产业整合中,主要的竞争策略是取得相对成本优势。

      3.形成特有品牌。知名品牌的巨大市场穿透力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也是公司竞争力的体现。

      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各种规则、伦理、道德、文化等都是企业能力的外在表现。在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和企业经营不断网络化的今天,高附加值、个性化的产品也只是短暂的、静态的表象,成功的关键是企业拥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经营战略分析方法

      一、SWOT矩阵分析方法

      SWOT矩阵分析方法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H Weihric)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较好经营战略的方法。这里S(Strength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W(Weaknesses)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O(Opportunities)是指企业外部环境机会;T(Threats)是指企业外部环境威胁。

      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一般反映在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职工素质、产品、市场、管理技能等方面。判断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一般有两项标准:一是单向的优势和劣势,二是综合的优势和劣势。

      在详细分析企业内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威胁的基础上,企业的高层决策人员应在“优势+机遇”这一项上制定企业经营战略。

      二、产品组合矩阵分析方法(波士顿矩阵)

      在产品组合分析方面,波士顿咨询小组发明的矩阵分析方法久负盛名。该矩阵包括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个变量,形成四种情况。

      1.明星产品它处在增长的市场环境中,享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处在该象限的产品,企业往往投入大量资金以维持其明星产品的地位,但是,由于经验曲线效应,生产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下降。

      2.问题产品它处在增长的市场环境下,但是市场占有率低。为了提高占有率,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其结果往往并不一定理想。在获利低的情况下,问题产品可能最终不得不退出市场。

      3.金牛产品它处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占有率很高,因而企业无需增加促销投入。这种产品是企业投资新产品开发的主要资金来源。

      4.瘦狗产品它处在静止或衰退市场环境下,市场占有率低,往往耗费企业大量的资金,与企业资源总量不成正比。

      企业要运用产品组合分析矩阵,认真分析其主要产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制定行之有效的战略。

      第三节企业经营战略的模式

      一、企业全球化经营战略

      企业全球经营战略主要有三种模式:美国公司集权型全球战略、欧洲公司松散型全球战略和日本公司辐射型全球战略。

      美国公司全球型战略是建立在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基础上,主要呈现为公司总部制定世界范围内的全球战略,由设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具体实施。

      美国模式的特点是市场大,管理原则完善,可以积极扩充;区域中心虽然有自主权,但是只要与总部的原则不同,还是要以总部的意见为准。因为美国企业太强势,海外部门没有什么归属感,一切听从总部安排。

      欧洲公司全球战略以多元化为特点,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是一种松散的控制关系,其全球战略是由公司总部协调,各地子公司根据所在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的。

      欧洲的方式,在每个国家都做得不错,不过经济规模不大,无法产生企业内分工整合的效果,造成花费过高。

      日本公司全球战略在1985年以前以本国生产、全球销售为特点,1985年日元大幅度升值后,日本企业积极推行海外生产对外直接投资,体现了把国内外市场统一起来、由内向外辐射的全球型战略,在世界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在价格最高的地方销售,建立全球商品生产和销售基地,实行全球型经营。

      日本企业全球化的模式,内部管理方便,比较容易开发全球型、标准化的产品,缺点是不易配合当地需求,尤其是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软件。

      我国企业在整体上仍然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既由内向型、外向型向海外型转化的阶段,也就是由出口型向海外投资、生产销售的国际化经营方面发展。

      企业战略选择

      1.内部因素:

      (1)该战略是否能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金、人力和物质资源?

      (2)该战略是否和企业各层次的管理者及职工的价值观相一致?

      (3)该战略是否和企业目标相一致?

      (4)如果该战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是否有充分的弹性去修改或改变?

      (5)企业是否有能力按该战略的要求来规划和发展?

      (6)该战略是否能加强企业的优势,避免企业劣势?

      (7)企业在目前是否充分地对执行该战略的过程作了计划,以保证战略有一个可行的机会?

      2.外部因素:

      (1)这个战略是否能使企业得到一个尚未被其他竞争对手满足的市场?

      (2)对于现有市场,该战略是否会引起更激烈的竞争?

      (3)采用这个战略能得到最低限度的市场,但能否得到最低限度的投资回收率?

      (4)该战略是否既能促进现有产品的生产和市场的占有,又能促进其他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销售以分散风险?

      (5)该战略是否能利用现有的市场和产品的优势?

      (6)该战略是否在法律和政治允许的范围之内?

    老师二维码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天津市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二维码以过期,请重新刷新

    上一篇:天津自考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知识点汇总
    下一篇:天津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天津自考课程

    天津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